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性错误

无论笔者如何“不喜欢”克鲁格曼,在笔者眼中,除了茅于轼这样极少数的正人君子,克鲁格曼几乎比所有的国产“经济学家”显得更正直,更具有职业道德,更象一个唯物主义的经济学者。没有别的原因,笔者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左得可怕的社会,在中国的“极右”,相当于西方的极左;而西方的左派如凯恩斯和克鲁格曼,(主张政府干预),那也相当于中国的极右了。真正的学者,当然是极右了,讨人喜欢说好话,难道不比坚持学术真理得罪人好吗?

人性本私!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资本学家”,肯定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只不过,一些人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集团,而另一些人,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集团,或者是政治的利益集团。国产的所谓的经济学家,绝大部分是政治权力资本学家而已。(笑笑)。《通货紧缩:政府的归政府,央行的归央行》,清楚表明了笔者认为,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央行没有什么可做的,根本没有什么要做的。只有政府从其责任目的出发,采取的围绕着就业和保障,国民收入稳定所做的工作,包括危机干预。

事实上,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所压缩的也是投资性需求,尽管一些大嘴巴资本学家,凯恩斯主义门徒,会说“投资性需求”也是需求。但是我们很清楚,那至少不是可以持续的市场需求。通货紧缩所打击的,主要是投资错误的资本生产性投资,本身,对于市场需求,并没有损害。因此,是供应得太多了,而不是需求减少了。

由于凯恩斯本人实际上基本上没有详细描述实体经济过程,而以货币和利率的供给取而代之。因此,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的货币供给角度对经济危机和干预的看法,与实体经济中的产生和需求,并不完全吻合。因而凯恩斯本人的真正的理解,和凯恩斯主义,以及中国门徒凯恩斯主义,很可能不是一回事。以下以凯恩斯主义而称之。

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表面化后出现的流动性陷阱,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以资本价格下跌偷换概念为《通货紧缩》, 仍然是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但是,“资本是用于生产的资源”,那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凯恩斯主义,最终是强化了“生产和消费失衡”的大萧条,而不是解决之。

凯恩斯主义对实体经济需求的理解是(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性需求),完全是错误的,是为资本利益立场说话的。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性需求,根本上就是专治垄断资本权益者的最爱。凭这点,凯恩斯其实可以荣升马列神教第二代教主之职,对今天中美经济危机,整个大萧条的前景,负全部的责任!真实的公式是,(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性需求+投资净利润)。或者说,部分消费需求可折算成投资性需求。

以“储蓄和投资”考察经济危机,根本上就是同性恋式的错误————只有对不酬吃喝的中产以上阶层才有实际意义。对于象中国的绝大多数国民,还有美国约一半以上的国民来说,储蓄对应的经济行为是消费。或者称为刚性消费。因此,凯恩斯主义实际上在其理论中,有意无意地混淆了一个概念,把奢侈意义软性消费,等同于刚性消费。同样,把个人保障意义的储蓄,等同于“活得更好”的储蓄。

这样的错误,对于美英顶级经济强国,藏富于民,社会保障完善,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穷国,结果就可怕了。等同于反复剥夺国民刚性生存消费的能力,剥夺国民个人保障意义上的刚性储蓄,而强行投资于没有需求的奢侈生产,————结果,只能做了美国的殖民地!这就是凯恩斯主义指导实体经济错误的地方。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
《边际购买力,凯恩斯主义的死亡三角》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