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港台海外资本代言人会为大陆人利益操心吗

香港是一个可以问《我的利益在那里》的地区,香港同胞是不是就不爱国了?让大陆人,让大陆的地区也《有权申明自已的利益观点》,大陆同胞是不是就不爱国了?《禁止大陆同胞拥有维护自已利益的信仰》,大陆同胞是不是就更爱国了?一些盲目宣称无私的痴迷者,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人性本私!香港工商界为自已的利益打算,在目前仍然合法的利益框架里,为香港利益打算,用尽大陆社会剥削内地民众利益的政策,兴奋之余,象成龙一样说说“大陆别象香港一样给公民民主权利”,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象张五常一样反复声称“老人家建议北京,让大陆民众的收入保持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低水平,不养懒人”。

张老人家没有建议,不养懒人的最好办法是向日本鬼子学习,向波尔布特学习,谁他妈的偷懒就枪毙谁!那就更没有懒人了!但是从人性本私,在合法框架里为香港台湾资本争取最大的利益,至少在目前,仍然符合中国的国家法律,————以大陆私有财产权为主的大陆人权利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或者美国还是日本的金融经济学家,甚至包括部分的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从他们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中国的人权声援,只怕是姿态而已;保持中国社会体制外平民的规模、低工资、低福利、无人权,更加符合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打算。从利益角度上看,他们是特权买办阶层出卖民族利益的买主(不是主子),他们是盟友!

这是中国体制外民众争取民主人权,引用西方高手名言时要注意的事实。要不然,热心引进一个所谓的弗里德曼的掉书包弟子张五常,却是要让大陆体制外民众安心做奴隶,还要民众感恩的,到时不知是说西方自由经济学的错。还是理想主义右派相信民主人权的错。

如果象一些天真的信奉西方道德观,象基督教道德观的假右真左的朋友那样,以为海外人士西方人会无私地关心中国大陆民众的人权利益;那么他们还是给自已两个耳光吧!人性本私!如果海外人士真的是持西方民主人权价值观的,他们不会真正关心中国人的人权利益!否则,人类历史上就不会出现西方殖民史了!为什么会说这些人是假右真左呢?因为,他们都相信无私是一种美德。根据人权断言,《承认无私还有私,是左与右的分界》。

所以一些声讨西方有私价值观,声讨真正的右派接受西方人权有私价值观的人是很白痴的。(也从某些阶层利益看,也可能是很精明!)。右派接受的是西方的人权价值观,不是维护西方人的利益!只有接受了西方的人权价值观,中国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国老百姓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因为人权利益,是有私的!

关于经济危机和通货紧缩,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美元流动性过剩的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和黄宗羲定律综合症金标准
再说本币汇率升值造成房价下跌压力
《人性本私!港台美日金融经济学家会为大陆人权利益操心吗》
《痛恨西方列强不人道的食腐本性》
《西方社会人权价值观的真相》
《"货币战争",对中国老百姓人权利益财产权的大屠杀》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是中国平民利益的恶耗》
《人民币国际化只能是大跃进式的白日梦》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后人民币自然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IMF对美元流动性危机无能为力》
《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中美互动》
《美国有强烈释放美元流动性的利益动机》
《美元流动性危机前景的剖析》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内需萎缩!把供应过剩的人力资源倒入大海

在《人民币升值》的分析过程中,大致已经证明了,“人民币低估的出口是减少内需的”,认识这一点的人已经占了舆论的大多数。事实上,该命题是“计划经济和有特权的市场经济是减少内需的”,在进出口上的特例。把劳动力看作是是一种商品,就业是商品的销售,那么,内需同样适用于劳动力商品。因此,实际的命题就是“计划经济和有特权的市场经济减少就业”。它实际上是由于《人权自主的交换自由权力》被侵害后产生的交换损耗的累加。

又把就业看作是“个人通过获得个人购买力的合法渠道”,那么,包括政府的福利和养懒人,都是向部分阶层优先开放的“就业”。《日益膨胀的吃饭财政》的本来面目,就是维持世袭利益者越来越大的特权分配压力!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在中国成为窃国大盗》的原因。可见,无论是有大批文官集团和皇族吃利者的明朝,还是计划经济以降的毛邓中国,本质上都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缩容:把一个本应服务于全社会A=Max(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降格为服务于B=Max(特权阶层的就业收入+福利)的组织。也就是《黄宗羲定律》的经济学表述。

事实上,由于计划经济和有特权的市场经济对内需的负面作用。特权等级社会国家责任缺失,既不能保证全社会的Max(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缩容后的“国家责任”,同样是步步萎缩而不保。毛帝国的老愤青上山下乡给充军,就是这样的边缘淘汰。对内需的负面作用,能够作用到整个社会,同样会作用到缩容后的特权社会。相对于农民下层国营单位的城市居民是“特权”,相对于高杆子弟,就是负特权。损失的特权总比得到的多。拆东墙补不了西墙!更要命的是,不按市场竞争而是按特权世袭的就业分配是低效的,进一步损害了市场的容量。

特权社会最大的问题是除皇帝外,"得到的特权回报总比失去的权力少",否则金字塔的社会就会无法维系,下层的力量就会超过上层特权者。这样反映在各级就业机会上,也是一层层地递减的。整个社会由此严重贫富分化。等级社会中的《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口号,实际上是针对特权的;却被君权文化偷换概念成了,成了《不患贫而患不均》,改两个字,反而成了维护特权制度的工具,曲解语义服务于君权利益,《汉语确实是有优点的》。

而由于社会基础被损害,皇帝得到的特权回报,是用特权的不稳定性交换的。可分享的特权利益的减少,和同一特权阶层的“就业需求”的膨胀,剪刀差的两头压迫,《特权阶层的自相残杀》,也就越演越烈。为了减轻内部压力,方法只有两个,第一是放弃特权制度,第二就是消除供应,把多余的供应倒入大海。抛弃特权制度,越是在特权金字塔的高层,越是感觉到未来变动的剧烈。如果不是提供《合理的妥协》,“稳定压倒一切”,当然成为共识了。不抛弃特权制度,连刘少奇身为国家主席都给倒入大海,还有谁有机会幸存?不抛弃特权制度,就只能把这样那样的供应过剩倒入大海。

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供应过剩时把牛奶倒入大海。万善的社会制度在劳动力供应过剩时,则把人倒入大海!这样,我们看到了文革,把生产过剩的官僚倒入大海;看到了上山下乡,把生产过剩的老愤青倒入大海,看到了计划生育,把还没有出生的人力倒入大海,看到了大学生失业,把天之骄子倒入大海,看到了40岁强迫退休腾出就业岗位,把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倒入大海,…………,这就是人力资源供应过剩,内需随之不足,有效生产不足,无效生产严重过剩……,中国崛起?崛起?!

观察整个马列计划经济史,以及“有特权的市场经济史”,计划或者特权,对于内需、就业、就业收入的影响都是直接的、明显的。这几者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就业收入下降了,就业减少了,内需自然减少。减少的部分,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的低效损耗。原因其实就是《混淆了政府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因此在马列计划经济社会,自作聪明的“避免牛奶倒入大海”的结果,是本应是财富创造者劳动力,被看作是“政府的负担”,加以百般抛弃。有点良心的就取消最低工资啦,取消社会保障啦,(张五常最积极了,香港人!),没有良心的象波尔布特,就杀光啦,毛上帝,饿死几千万人时,他让低下人骗了啦(笑笑);或者,就打世界大战拉,一打死几千万,暂时就解除了人力资源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列计划经济史,就是不断地与人力过剩作斗争的历史,也是人力更加过剩的历史,原因,也就是特权经济伤害社会,造成社会购买力不断萎缩的历史。

权非利益,不值得贪恋》(新浪严禁)
官僚阶层也是等级制度受害者》(该文壮烈殉国)
国家是提供就业最大化的服务工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04.html
《内需萎缩!把供应过剩的人力资源倒入大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1.html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凯恩斯主义是很爱国的国家主义经济学

 边际购买力就是劳动力价格!就是工资!联系张五常断言反对“最低工资”,我们认为凯恩斯主义在这里比马克思主义更糟糕:没有面对劳动力被淘汰的必然性。在 最低工资上,张五常这里有对有错。对的,是最低工资保障确实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政府应该以最低劳动力价格用财政预算采购剩余的劳动力供应,而不是一纸空 文,“最低工资”!张五常错的,则是劳动力价格不可能无限压低。它终将面临它的边际成本!"活不下去了"!选择,就成了一种风险效益比可能有利的选择。

边际购买力就是工资,最低工资就是边际劳动力成本,就是“劳动力产品供应的价格”。作为劳动力供应者的劳动者,同样是“资本家”,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劳动力!劳动力产品同样有边际成本!马克思和凯恩斯这时侯犯了同样的错误:不承认劳动力是一种市场产品。表面是上特殊化,实际上无一例外,形成了对劳动者利益的加倍剥削,————不是产品,也就不受价格边际成本的限制!劳动力价格就可以为了资本的利益无限压低!

当认识到劳动力实际上一种产品,拥有自已的劳动力的完全价值的权力,就是人权;寻求自已劳动力最大价值实现的权力,就是自由;根据劳动力交换契约,上交部分劳动力所得换取社会服务的机制,叫民主。那么,《人权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轮廓就出现了。经济学,本质上是分析劳动力供应边际效应的科学。离开了人权,就没有经济学。

作为资本利益最大化代表的国内外凯恩斯主义者,当生产和消费失衡的经济危机来临时,坐视劳动力价格下跌而无动于衷;对于资产价格下跌所谓《通货紧缩》鬼哭狼嚎!进而主张取消对劳动力的保护,而进一步剥夺劳动力价格——社会内需的基础——保贴资本利益所有人,凯恩斯从而成为继马克思之后最伟大的权力计划经济学者,难道,是偶然的吗?

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是什么?第一,凯恩斯主义是为资产利益通过控制央行货币供给实现资产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说,涉及实体经济部分的内容,近乎于诡辩;第二, 凯恩斯主义没有涉及到保证劳动力边际成本实现而反其道行之,这里可以参考张五常和克鲁格曼的言论,从而无法逃避劳动力供给将在危机中被淘汰的命运;因此, 笔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三,凯恩斯主义面对资本投放过多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避而不谈,没有提供淘汰资本投入过多的方式。第四,凯恩斯主义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挽救资本错误投 放被淘汰的命运,所依据的“税收增多会填补财政赤字”证明是失败的,因为经济实际上是萎缩的,不得不变成通货膨胀的数字货币填补了预算缺口;第五凯恩斯的 货贝主义即使经过克鲁格曼的筌释,仍然不能回答超量发行的货币以何种渠道回收的问题。

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政府干预市场,延迟了危机的爆发,而增加了危机的规模。“延迟的代价”是更大的损失,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辩证!在控制超级良 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解一场大危机为多个小危机,为结构性调整赢得时间。这是凯恩斯主义的积极之处。但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最常见的结果是因为人性本 私,人性本惰,得过且过。结果是,“积极干预”的结果只是累积了危机,所谓结构调整,永远失踪,EVER AND NEVER!在缺乏经济民主,不承认人权利益普世价值观的东方国家,危机因而要严重得多。

和谐社会?(笑笑)

以劳动力生存受威胁为代价去挽救资本的利益,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国家主义。凯恩斯主义是一种很爱国的经济学理论。非常爱国,以致于坐视万民涂炭,也在所不 惜!在其最大规模的实施者美欧日资本主义国家,其损失还可以向缺乏人权法制保护第三世界,如正在崛起为人类史上最大殖民地的中国,反复转移其经济失衡的损 失,让《中国以超出所有世界大战战败的损失,背走全世界的通货膨胀》!那么,中国又将向谁,转嫁国际主义情操的损失?

天地良心!埋葬凯恩斯主义吧!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凯恩斯主义是很爱国的国家主义经济学》
《行政成本效益的剪刀差和保守主义》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人力资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国家是提供就业最大化的服务工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04.html
《内需萎缩!把供应过剩的人力资源倒入大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1.html

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

行政成本效益的剪刀差和保守主义

前文<人性无私官无私>是很重要的概念,它从逻辑上证明了与本文从经济学原理上证明的道理一样的,也是与中国社会各派明里暗里的共识“三权分立减少腐败”的直觉是不一样的。即,单纯的权力监督,无论如何监督,不能减少腐败。事 实上,政府权力固然可以监督,但实际上监督也是要成本的。很多人忽略了,监督政府的权力,也是要成本的!而且这个成本,随着监督的力度而加大,与此同时, 通过监督减少的损失,也在减少。这也是一个剪刀差,这个剪刀差必定在某一个边际区域相遇。因此,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政府内部纪律的监督,都是有边际极限 的。经济学规律决定了,监督不能消除腐败

或者,这样就可以理解茅于轼为什么会说“腐败成本一年5000亿,不算高”。不是不痛心,而是监督也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还政于民,政府放 弃权力。让人民自已去自治自已的事务,让人民自已去裁决自已分歧。这样,政府权力少了,责任也就轻了,需要监督的范围也就少了,监督的成本也就低了。所以 象刘仰之流的极左民族主义汉奸,污蔑美国“也有腐败”作为中国腐败的借口,实际上是混淆了中美两国可供腐败的怀旧蛋糕,数量级上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可腐败 蛋糕,比美国要大得多,监控成本当然高得多。

由于存在着监控成本和腐败损失的剪刀差,所以光是看“腐败造成损失”有多大就跳脚,无非是不懂事务的极左道德先生们自作多情。一个社会,使用行政损耗来衡量,要远较腐败不腐败准确得多。行政损耗A=监控成本B+腐败损失C+机构臃肿低效损失D。好了,现在,还是由各位在生活中的实证体验,自已评估一下B/C/D这三项,马列乌托邦的在那一方面拥有无比的优越性了。(笑笑)。政府集中过多的权力,希望通过监控减少腐败损失,就象用手拨着自已的头发想把自已拨起来。

事实上,《市场干预》总是沦落为《转移人民利益》的《行政干预》,原因也在于此。并非全然是行政者无能,或者行政者贪腐,而实际上,这本来就是一场对抗经济学剪刀差的无望的战争。违反客观规律的勇敢战斗,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唯一的结果就是壮烈送死,告诉后人,“千万别说这笨东西”。(笑笑)

行政干预是有成本的!而行政干预的预期目标,则肯定是有损耗的。并且,这种损耗程度随着干预力度的加大而加大。这样,行政干预的效益公式就是(行政干预效益=毛效益C-效益损耗A-行政成本B)。显然,越是大政府,腐败蛋糕越大,行政成本就越大!毛效益C是一个相对的常量,而A与B则形成一个剪刀差。事实上,行政成本B远不是成本的全部,甚至还有更大的一笔成本,“交学费”D

这样,就已经决定了,完全建立在行政干预市场的计划经济基础牛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不是一塌糊涂,就是十足垃圾。同时也决定了,《小政府不是弱小的政府》,庞大的政府必定是弱小的政府。考虑到市烩主义国家的行政是永远先进,这是《绝对的信仰价值标准》,政府不能换界,绝对不能被错误淘汰,由此造成的损失,“弱小低效的庞大政府”,只能通过一次次的行政干预造成的价值转移,剥夺社会民众的人权利益而弥补。

结果是什么?“国富民贫”?得了吧!国弱民贫!等待着全面崩溃的那一刻!张宏良刘仰这些带着民族主义民粹面纱的马毛极左,厚黑权谋把中国社会引向崩溃的深渊,“示敌于外实侵于内”作为缓兵之计。如果他们仅仅是脑残无知,反而是中国社会原谅这些汉奸国贼的唯一理由!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种总是存在的剪刀差,看作是一条客观规律:保守主义!它对应着物理学中的阻尼原理,即,主动改变物体的状态需要消耗做功; 因此产生的动能不能弥补作功的损失。阻尼定理在基础物理学中又被称为能量守恒定理,热力学中被称为熵恒增加原理。而对应在社会规律中,就是《混淆了政府作为服务者而非生产者角色》的干预行为,总是得不偿失。

事实上,保守定律也反映到我们的股市操作上:过分精明的快进快出,只会造成额外的成本,而不会带来额外的收益。一句话,多做多错!所以,政府应该将权力经民约宪法归还人民,把自已降为“丞相”,而不是《留恋君主的权力》,于国于民于已,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行政成本效益的剪刀差和保守主义》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人力资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国家是提供就业最大化的服务工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04.html
《内需萎缩!把供应过剩的人力资源倒入大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1.html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边际购买力埋葬凯恩斯主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0d92y.html
承认《价值守恒,交换决定价值》,是经济学的前提。因为,它意味着人权单位自然人的认何。如果否认自主交换决定价值,那就是“配给赐与产生价值”,换言之,封建社会的最有价值的,皇帝把东西他收走了,一点点赐给臣民。真的太有价值了。这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在马列里升级版叫“计划经济”。

实际上这个比喻,已经可以很简单地说明什么叫凯恩斯主义:皇帝重税收走了整个社会的财产,一点点计划经济“流通”赐给臣民,交换山呼万岁的爱国 热 情。谁知道才给英明领导阶层计划配给了一半,钱用光了。万岁通货紧缩成了千岁。为保持万岁的帐面价值,加印钞票发五株钱,继续赏赐计划配给“流通出价 值”。这就是凯恩斯主义。注:价值非交换,流通出价值,乃国内经济学家攻击茅于轼之语,特采用如此高明之经济魔语,以表叹服

以上比喻,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型。它与中国古代的封建权力经济的模型是一模一样的。可见,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主义文明。马恩列斯毛神,当然也就和孔子齐名的传统文化哲学家思想家了。马列唯心哲学与儒教复古同流合污,会不会是同样的原因?

在上面的传统文化经济模型里,显然,边际效应的产生,在于民众劳动力价格被压低到了极点,而倒入大海!劳动力也是可以破产的!劳动力作为商品也 是可以倒入大海的!本质上,它是由于计划经济的权力,极度压榨干扰劳动力价格的体现,而导致劳动力生产的大萧条!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在《辩证的人权经济学》的视角中,是劳动力市场的严重萎缩,大规模的失业,半失业,40岁就强迫退休,————社会还没有基础保障!

这就是张五常眼中最好的经济!最好的制度!这个王八蛋!fuck his son of bitch!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的本质就是“劫贫济富”,通过货币手段剥削实体经济,剥削穷苦民众的救命钱,挽救资本权贵的利益,换 救从万岁通货紧缩变成千岁的“危机”,(好大的危机呢)。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无非是美国处于世界食物链的最高端,同时是一个认同人权利益不可 侵犯的普世价值观的社会,因此,在美国的《黄宗羲定律》并不明显,得到世界崛起的大殖民地如中国的支持,美国穷人的日子比中国富人还强三分。那么中国呢? 万岁成了美国人,无私的九千岁在中国的《国际黄宗羲定律》国弱民穷,使劲孝敬万岁!

凯恩斯主义如此明显地为资本利益代言而牺牲民众劳动力所得的学说能够迷惑人,靠的是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 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直到近两年仍是中国经济学院的《绝对的信仰价值观》,却不知早在60年代末就被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人根据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批判了,进而完全否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长期经济中存在相关性,指出,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 是危险的。2006年埃德蒙·费尔普斯因此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错误在于,脱离《经济学逻辑基础》“分析数据”,萨缪尔森和索洛也就不由自主地被《选择性体验》所左右,选择了“通货膨胀与就业率存在正关 联”的局部结果。无视了,两者的正关联并不是全程成立的关系,如同男女可能有时会做爱,但不是7*24都做爱的。通货膨胀阶段性升高时就业率高,实际上是 劳动力价格被强制压低:因为预期生活将艰难,劳动者不得不准备过冬收入,而宁愿接受低工资的结果。

这个过程并不能解决劳动力产品的价格向劳动力边际成本靠扰的现实,劳动力最终将被淘汰。尽管劳动力价格下跌,张老匹夫五常先生和国内左派买办都兴奋得大叫“有美元赚了”,————人民的哀号他们听不到,也不想听到!相反,代替人民说,“不做奴隶,人民太苦了”!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人力资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国家是提供就业最大化的服务工具》http://chinascil.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04.html
《内需萎缩!把供应过剩的人力资源倒入大海》http://chinascil.bl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和死亡三角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凯恩斯学派的理论核心。整个流动性偏好理论,既回避了实体经济供需,更回避了劳动 力供需(经济学最根本的目的),甚至回避了资产利益本身。而完全成为“无私的”(看不到利益目标的)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理论。但是,理论是目标是什么 呢?没有说!实际上它可以任由权力者解释,从而将央行降格为权力的取款机!笔者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也没有可见的逻辑,证明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生产和消 费的供需平衡的对应关系。凯恩斯的经典《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中,就业与后两者的关系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80年的实践中,都得不到明确无误的关 系阐释。

大体上,凯恩斯主义的交易动机,对应于刚性的生活需求;同时涵盖了奢侈性需求,(宏观看可以不分);预防动机相当于保障性需求;投机动机相当于 投资需求。凯恩斯主义以货币供需为着眼点观察央行的工作职责,很可能是错的。因为,它等同于要以肯定会出错误的“预见性政策”指导货币投放,那么,“预见 错误”造成的损失由谁去负担?无私者不能负担任何错误损失!(记住这句话)。于是,央行变成有私的!其危险性就开始大了,因为,有私的央行,将变成某种权 力的提款机!由此,笔者认为整个更细致的凯恩斯主义和克鲁格曼的货币供需理论,都可以忽略不再讨论了。

凯恩斯主义将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消费倾向,涉及 的概念“需求”和“消费”是混乱的。按Aorasms的分析体系,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们是同一个系统中的相互影响的概念。实际上,凯恩斯主义回避了有 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分配的问题。人民没有钱!那里还有“消费倾向”?这也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是资本学理论,而不是经济学理论的缘 故。

凯恩斯认为,企业对投资收益递减性的极限,即边际成本决定了产品价格。这是对的。从全社会所形成商品的总供给价格,这个概念有什么现实意义?有 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意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这个解 释有点含糊不清。因为,买卖是双方约定的交换契约,价格是买卖双方共有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有可能不一样吗?(笑笑)。笔者相信,凯恩斯把“价格 和成本”两个概念混淆了。

在产品供给的边际成本模型中,凯恩斯没有提,但是必然正确的一点是,“边际成本决定了产品价格”,还同样需要消费方拥有“边际的购买力”;买卖是双方约定的交换契约,不是那一方说了算。当边际的购买力也达不到边际的成本时,就形成萧条,需要淘汰生产力;而不可能单纯增加购买力。因为,《价值守恒,交换决定价值》!

凯恩斯回避了实体经济的损失,以强求《政府干预》,避免错误的资产投入被《市场自然淘汰》,而实现《行政淘汰》。其结果,就算政府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整个社会在《财富转移》的作用下,也会严重贫富分化。凯恩斯力图以政府财政扩张采购弥补边际购买力和边际生产成本的差距,(意味着加税),实际上帮助错误投放的资本逃脱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实现是权力弱势者的损失嫁接。

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不承认人权基本利益的普世价值观的社会,那么,弱势国民,象农民,就必然成为最终被残酷剥削的对象。中美两国互动的凯恩斯主义结合两国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黄宗羲定律》,以中国国民边际购买力衰竭的的方式,构成了针对中国国民人权生存的死亡三角。这一剪刀差,将在何时,在何地首先爆发?

在这里,开始涉及到解答凯恩斯主义错误,和解决经济危机的真正钥匙:边际购买力!边际购买力是什么?是最低工资!这时侯,再重温,《资本是什么》? 资本是用于生产的财富。那么,当社会财富一定时,资本的含义,就是“随时可用于生产,随时可用于提供供应的财富”。笔者说过,资本的逐利性是人类的本能, 相当于“最大限度储蓄以备饥荒”。因此,货币就是(货币=资本+消费)。这样就简单了,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资本占社会的分配比例太大了,超出了消费所以能承 受的水平。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边际购买力,凯恩斯主义的死亡三角》http://chnmec.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4380.html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性错误

无论笔者如何“不喜欢”克鲁格曼,在笔者眼中,除了茅于轼这样极少数的正人君子,克鲁格曼几乎比所有的国产“经济学家”显得更正直,更具有职业道德,更象一个唯物主义的经济学者。没有别的原因,笔者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左得可怕的社会,在中国的“极右”,相当于西方的极左;而西方的左派如凯恩斯和克鲁格曼,(主张政府干预),那也相当于中国的极右了。真正的学者,当然是极右了,讨人喜欢说好话,难道不比坚持学术真理得罪人好吗?

人性本私!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资本学家”,肯定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只不过,一些人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集团,而另一些人,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集团,或者是政治的利益集团。国产的所谓的经济学家,绝大部分是政治权力资本学家而已。(笑笑)。《通货紧缩:政府的归政府,央行的归央行》,清楚表明了笔者认为,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央行没有什么可做的,根本没有什么要做的。只有政府从其责任目的出发,采取的围绕着就业和保障,国民收入稳定所做的工作,包括危机干预。

事实上,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所压缩的也是投资性需求,尽管一些大嘴巴资本学家,凯恩斯主义门徒,会说“投资性需求”也是需求。但是我们很清楚,那至少不是可以持续的市场需求。通货紧缩所打击的,主要是投资错误的资本生产性投资,本身,对于市场需求,并没有损害。因此,是供应得太多了,而不是需求减少了。

由于凯恩斯本人实际上基本上没有详细描述实体经济过程,而以货币和利率的供给取而代之。因此,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的货币供给角度对经济危机和干预的看法,与实体经济中的产生和需求,并不完全吻合。因而凯恩斯本人的真正的理解,和凯恩斯主义,以及中国门徒凯恩斯主义,很可能不是一回事。以下以凯恩斯主义而称之。

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表面化后出现的流动性陷阱,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以资本价格下跌偷换概念为《通货紧缩》, 仍然是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但是,“资本是用于生产的资源”,那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凯恩斯主义,最终是强化了“生产和消费失衡”的大萧条,而不是解决之。

凯恩斯主义对实体经济需求的理解是(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性需求),完全是错误的,是为资本利益立场说话的。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性需求,根本上就是专治垄断资本权益者的最爱。凭这点,凯恩斯其实可以荣升马列神教第二代教主之职,对今天中美经济危机,整个大萧条的前景,负全部的责任!真实的公式是,(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性需求+投资净利润)。或者说,部分消费需求可折算成投资性需求。

以“储蓄和投资”考察经济危机,根本上就是同性恋式的错误————只有对不酬吃喝的中产以上阶层才有实际意义。对于象中国的绝大多数国民,还有美国约一半以上的国民来说,储蓄对应的经济行为是消费。或者称为刚性消费。因此,凯恩斯主义实际上在其理论中,有意无意地混淆了一个概念,把奢侈意义软性消费,等同于刚性消费。同样,把个人保障意义的储蓄,等同于“活得更好”的储蓄。

这样的错误,对于美英顶级经济强国,藏富于民,社会保障完善,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穷国,结果就可怕了。等同于反复剥夺国民刚性生存消费的能力,剥夺国民个人保障意义上的刚性储蓄,而强行投资于没有需求的奢侈生产,————结果,只能做了美国的殖民地!这就是凯恩斯主义指导实体经济错误的地方。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
《边际购买力,凯恩斯主义的死亡三角》
《辩证的人权经济学:埋葬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代表了谁的利益?

无论是凯恩斯还是克鲁格曼,都强调“投资性需求”。如果承认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的生产和需求两个要素的失衡,那么,强化投资性需求的所谓拉动需求,也就是 今天中国的那些四万亿八万亿的“GDP”,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恶化了生产和需求的失平衡关系。目的呢,无非是为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服务,而不惜牺牲整个社会 的利益。参考《费雪教条——窃国大盗凯恩斯主义》。

难道克鲁格曼和凯恩斯这样的经济大家不明白生产和消费必须平衡的关系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他们象费雪一样,表面上是经济学家,实际上是 资本利益代言人。资本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真正的专业!凯克两位其实都是以货币需求代替市场需求了。这正是他们作为资本利益代言人,集中于资本载体本身的表现。凯克是做自已的工作,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中国那些为了《有中国特色的吃饭财政》而把金融“资本学家”称为经济学家而已。

凯恩斯面对浅显的“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实体经济要求,顾左右而言他,以“储蓄和消费论”而代之。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的一切错误由此而起。为什么呢?因为凯恩斯仍然是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 “资本是用于生产的资源”,那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凯恩斯主义,最终是强化了“生产和消费失衡”的大萧条,而不是解决之。对此,罗斯福总统有着清醒的认识。 把罗斯福新政归功于凯恩斯,那是贪天之功,错地之德了。

尽管笔者“不喜欢”克鲁格曼,也不相信克鲁格曼那套政府干预、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主义能帮中国走出大萧条的魔咒,————笔者相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鲁格曼才会被邀请到中国“学术研讨”————,但是总的来说,笔者与克鲁格曼的共通点要远远多于认同国内主流经济学界之处,茅于轼等极少数经济学家除外。

象克鲁格曼先生“中国是个穷国,不应输出美元资本,钱留着自已用”,不无善意。笔者早就在《人民币升值》系列多次谈到。笔者虽然反对政府干预市场,但是,却主张从专业的角度组织政府《干预危机》的《预案系统》。危机预案,本身就包罗万丈。说句不好听话,中国也不见得一定不懂危机管理,有可能,仅仅是把人民觉醒视为最大的危机;而不惜代价收买说可能多的“人才”,保留上亿的政策食利者,而极尽所能令民众保持赤贫而已。

当克鲁格曼指责布什政府减税和削减福利政策是削弱了中产阶级购买力时,更是赢得了笔者的尊重;尽管,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克鲁格曼先生的逻辑。相比之下,中国马列无私政策势力,是看到中产阶级形成的趋势,就象明朝和西班牙的皇权统治者一样吓得浑身发抖,恨不得把老百姓手中每一块养老钱都给共了。

出于资本学家的本能,克鲁格曼对于资产泡沫持正面态度,而对资本泡沫的萎缩,视如灾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克鲁格曼大力主张“积极的货币政策”,却无视一旦央行回收货币,就会出现因应通货紧缩预期的货币屯积,而形成急速的流动性滞留-萎缩,这是克鲁格曼最害怕的。克鲁格曼的资本学体系,本身充满着缺陷。相比克鲁格曼有缺陷的经济学理论,(因为他是资本学家),国产权力资本学家们的表现,就不是有缺陷的水平,而是看看还没有什么“闪光之处”,(笑笑)。

人性本私!凯恩斯和克鲁格曼出于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主张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投资学者的本能。那么,中国《国产的专家》迷恋(马列无私无福利道德+凯恩斯主义+不让百姓储蓄救命的费雪教条),又是什么样的利益动机呢?


“通货紧缩,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系列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后人民币自然国际化

周行长还提到了超主权货币得到了一些海外内媒体人的喝彩,其中主要是华人;经过中央电视台之类的翻译后,成了“得到多个国家的支持”。不过,超主权货币犯了一个错误;《货币战争》也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把作为实体经济外延的外贸,把实体经济影子的金融,当成了“国家社会综合经济实力”本身!当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美国联盟仍是现代国际贸易经济的主体时,以为可以用掌握的美元筹码做空美国,根本就是作梦!周小川同志看来和宋先生鸿兵做了同一个春秋大梦!就象大清帝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多的剩余茶叶(印度也产茶),希望操纵茶叶贸易,让英国人憋死!还有周小川的亚洲互换货币,在《新瓶旧酒的笨主意》中,已有说明,不再重复。

大道无为,就是不要以为价值可以超越生产消费的实体,可以从国际级别的坐庄中,挣脱出“社会价值”。一些自作聪明的金融专家,建议中国的外汇投到香港股市里,坐庄红筹股。因为中国可以操纵红筹的利润价值,就象在A股里操纵银行股利润,向SB股民推销“价值投资”一样。这些也是这样一种不懂装懂的专家。他居然不知道《港币的实际估值完全依靠中国外汇的流血支持》。如果中国坐庄红筹股就可以外汇保值增值,那么A股应该大力鼓励坐庄,还搞什么实体经济呢?遗憾的是,《股市楼市人人都赚钱,到底赚了谁的钱》中介绍的流动性定律:名义价格×流动性比率(变现概率)=货币价值,说明这是不可能的。

大道无为,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更加不可以放弃强化实体经济生产消费的内功,搞什么马列外加凯恩斯主义的邪门歪道。已经练了150年不同门类的邪教,除了宋美人将军的“唱盛世”,明眼人看来,那里有本点盛世的影子,比得上宋美人将军的嗓子的?

另一些人主张恢复金本位。只能是想当然,————当美国控制着全球80%的黄金资源时,主张搞什么金本位制,倒不如直接把该国的全部财产送给美国,可能损失还少点。黄金本身并不是有诚用担保的易货凭证。黄金能够成为替换货币,不是因为它稀少,而是因为有主权经济对它的兑换能力进行了担保。世界历史中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在最强大的经济体担保以外而能成功的“金本位”。美国控制着80%的黄金倒在其次,问题在于,美国愿意为黄金的信用提供物资兑换的担保吗?如果美国愿意使用黄金限制自已从增发美元之中得到额外的消费利益吗?如果美国不愿意,金本位由谁担保?中国?那起不是量中国之财,结列国欢心?看来还是中了马克思不学无术的毒“货币天生是黄金”?

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是不是有一些积极的因素?虽然我们否定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合乎国民利益的可能性;更加否定了人民币取低美元的可能性。不过,人民币国际化,如果包含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同时,有适当的措施抵销人民币积存的通货膨胀压力。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包括“亚洲货币”的主张,就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必须倒逼中国央行不再使用通货膨胀手段冲销天文数字的政府行政成本,(包括即将发行的地方国债),也不再使用货币手段作为粉饰GDP工具,意味着央行大概能够真正独立于政府财政。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是善莫大下焉!

理论上是这样。不过,正常的金融理论跑到中国,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四不象》还要附加上《绝对的道德解释》,会繁殖出什么样的怪胎,真是有点说不上。因此,笔者的把握,也并不是太大。所以还是套用胡公仆长的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折腾”,别让黄宗羲定律,又找到了发挥威力的余地。

因此,如果坚持割肉卖血的马列无私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在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化上搞的歪点子越多,中国的损失就会越惨重。现在看上去买办还象赚了一点点钱。总有一天,无私党买办“赚的钱”,会加倍赔出来。就算无私党过去十年在香港“融的美元资本”,到头来,为了托市,是不是成倍地再赔进去?如果恢复正常的市场经济,减少没有生产意义的行政成本,扩大拉动消费的国民福利,轻税薄赋,政府勤俭建国,则中国经济健康恢复了,人民币不用推动国际化,别人也会把它当成储备货币珍藏版。而今天呢?无私党政府是让老百姓勤俭,自已下任务大手脚花钱!

此正所谓,人民币国际化,争为不争,不争为争!